相關參數 |
|
---|---|
人物簡介 |
鄒蘭芳的身世委實可憐,這位生于地主家庭的千金小姐走出大山溝到重慶求學,并最終完成學業,完全依靠兩位供職原國民黨川軍的哥哥救助。解放后,兩位兄長因參與武裝叛亂,被共產黨鎮壓,留下了幾個無人照顧的遺孤。鄒蘭芳不泯兄長情,只得接過哺養遺孤的重擔。要命的是,她出身不好,本就患有嚴重的肺結核,處境可謂艱難。當她看到了吳宓在《新華日報》上的“思想檢討”文章后,眼睛一亮,像抓了根救命稻草似的,決定立刻抓住吳宓。 于是,她先是熱情洋溢地主動寫信給吳宓,聲稱自己佩服其道德文章,虔誠地崇拜他。吳宓戴著老花鏡,將來信讀得滾瓜爛熟,然后書生氣十足地回了信。隨即,鄒蘭芳不請自入,登門求教,并以學生身份為老師縫洗漿補,漸漸地,她不避世俗,終于使吳宓迅即迎娶了她。須知,吳宓這時是二級教授,有不菲的工資,再則,他還是高級統戰對象,政治待遇遠遠優于他人。吳宓卻叫苦不迭。師生戀已令他抬不起頭,加之鄒蘭芳是一個病秧子,終日浸泡于藥物中,不能解脫。事后吳宓曾對朋友說,這哪是黃昏戀的愛情,實是在為蘭芳治病,在養蘭芳一家九口人。 三年后,鄒蘭芳因肺病不治,香消玉殞。吳宓從此背上了一個還不清的情債,他以自己的正直、善良,用他工資的大半,接濟養育鄒蘭芳的幾個侄兒、侄女。這種接濟和養育直到“文化大革命”開始后吳宓不能自顧時才中斷。 |
熱門產品推薦
感興趣的產品
感興趣的廠家
版權聲明
本網站所有注明“來源:智配網”的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資料,版權均屬于智配網所有,非經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,授權轉載時須注明“來源:智配網”。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。